日前,定州纳米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主体完工,并完成高纯度金属纳米材料及其衍生产品中试,预计7月投产。据介绍,该项目由复朗施(北京)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分三期投资建设,总投资20亿元,其中一期主要包括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生产基地等。整个项目完工后,将形成集纳米材料与装备研发、制备、衍生产品生产等于一体的纳米材料产业链和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定州市抢抓协同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京津研发、雄安研发、定州智造”产业计划,坚持工业强市、科技兴企,以协同创新为核,改造提升汽车及零部件、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体育器材、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产业,引进培育纳米科技、氢能、智能制造、航空装备与服务等新兴产业,加快打造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
推进创新链协同,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深度对接京津科技创新资源,推进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校战略合作,引导京津科技成果在定州孵化转化,持续推进34个产学研用科技项目建设,加快中北厨具城、京津冀演艺产业基地、纳米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深化与北京经济开发区、北京亦庄产业联盟促进会对接交流,加快建设氢能产业基地,打造氢能和燃料电池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河北旭阳年产10亿立方米高纯氢示范项目投产,容易线氢能重卡供气专线和加氢站项目稳步推进,河北长安氢能大巴获工信部市场准入。发挥国研无人机基地作用,大力发展航空装备与服务产业,开展轻型飞机和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拓展驾驶技术培训、赛事表演等业态,推广无人机遥感测绘、环境监测巡查等场景应用,打造华北地区重要航空产业园。截至目前,该市共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共64个、总投资217亿元。其中,建成17个,总投资69.95亿元;在建28个,总投资103.4亿元。
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汽车及零部件、体育用品等为重点,实施特色产业攀登计划。依托长安凯程河北基地发展,深化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的合作,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支持体品企业向高端装备制造转型,加快体品产业园建设升级,鼓励体品企业向康复康养延伸、向冰雪运动拓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传统装备制造、金属制品、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以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基础,加大延伸和拓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争取京津再生资源深加工项目向定州转移;鼓励双天机械、宏远机械等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提升示范工程,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全流程智能化;依托金牛药业、康博药业等重点中医药企业,重点发展原辅料、中成药及饮片生产,推进道地药材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宝塔医疗、荃美生物制药项目建设,支持企业与国内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建立医疗器械检验中心。截至目前,全市197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与高校院所合作“两个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124家、801家,同比分别增长24%、16.6%。定州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被评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扩大增量,加快产业链现代化。研判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以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为重点的新经济,吸引高端产业聚集,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加速裂变,形成一批爆发力强、成长性好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围绕有基础、有潜力的汽车制造、纳米材料、化工材料等重点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与招商引资联动,实施链长制,循链招商,联通产业上下游,打通链条前后端,推动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产品站上“高精尖”、重点产业迈上“高大上”。在首农、首创、国研科技、中节能等一批央企、京企项目落地基础上,今年以来,该市又着力引进了清华大学郭永教授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北京金高地京津冀军民融合科创园、旭阳集团智慧水务制造基地、千喜鹤集团智慧农业产业园、中教数媒智慧教育装备(定州)科技园等高端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