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




文旅资源
文化荟萃
所在位置:  华体网页版,华体(中国) >>  文化荟萃
历史上对医学做出贡献的河北人(三)——大国医李东垣
华体网页版,华体(中国):2020/4/13

古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我国古代的中医里,很多人都有非常高的道德境界,他们的背后也往往都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他们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而后决定救治天下苍生,并最终成为一代名医。我国古代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就是其中一位。那么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使他最终成为一位为人称颂的名医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大国医——李东垣。

李东垣

李东垣(1180~1251),名李杲,字明之,李家世代居住在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因真定汉初称为东垣国,所以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

出生名门   备受敬重

李东垣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辈们也都是崇文好读之人,与当时的名流雅士有密切的交往。家中给李东垣请到当时非常有名的两位学士王从之和冯叔献,分别教授《论语》《孟子》和《春秋》。也是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李东垣家虽以历代雄资称著于乡里,是当地的豪门望族,富有钱财,但李东垣生活严谨,行为敦厚,洁身自好,志向高远,闻名于乡里。

很多人不相信一个富家子弟会不动情于声色,于是设计对李东垣进行考察,但无论是同学们的恶作剧,还是乡绅官员们对少年李东垣的品行考察,李东垣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人们瞠目结舌。

立志学医  千金拜师

李东垣二十岁时,母亲王氏患病卧床不起,后因众医杂治而死,李东垣痛悔自己不懂医而痛失生母,于是立志学医。当时易水的张元素是燕赵一带的名医,李杲求医心切,不惜离乡四百余里,捐千金拜其为师。凭着他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李东垣“尽得其学,益加阐发”。

李东垣学成之后应该顺利成章成为一名医生,但是他并没有去行医,而是去山东做了一名税务官员。传说李东垣没有行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者认为李东垣学医只是为了自己家里人保健,不是为了大家。二者认为李东垣家资雄厚不需要行医谋生,只是作为了一技之长。还有人认为李东垣自己觉得只是学了医学理论,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 还没有达到悲天悯人,普救众生的境界。

大头天行  救世济民

泰和二年,李东垣进纳监济源税,也就是捐资做了山东济源的税务官。刚到任上,就赶上那里流行一种疫病,名叫“大头天行”,也叫“大头瘟”。感染者头面肿盛,目不可张,而且咽喉肿痛,各路医生,阅遍医书,也没有找到对症的方子。一些医者就乱下药,频频致患者死亡。然而恰逢大疫,医不以为过,病家不以为非,李东垣眼看着许多家庭因病治贫,儿童夭折,处处传来丧亲之痛,心中是非常的悲切。回想起他的母亲临终的场景,李东垣不忍这样的病痛再发生在更多的家庭。他废寝忘食,研究病症,终于弄明白了大头瘟的病因,而且开出了药方,让病人服下,立刻就见效,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凭着精湛的医术,李东垣一夜成了名,很多人都知道,真定李东垣治疗大头瘟有绝招,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高价出卖治病妙方,肯定能够趁着这机会赚上一大笔钱。但是李东垣甩头就离去了。他听闻还有很多人请不起医生,于是把治大头瘟的救命药方写在了一个木板上,摆在了闹市的街口,让老百姓们照方抓药。得救的人们都说这是神仙的方子,只有知道内情者竖起大拇指,夸赞李东垣是比神仙还灵的神医。

李东垣的大医之德感动了很多人,也感动了后世的医家。后人为了纪念李东垣救治大头瘟的医德,就把这方子刻在了石碑上,千古流传。这个药方在今天的中医学教材中称之为“普济消毒饮”,依然是我们中医药常用的方剂之一。对于腮腺炎,脑膜炎这一类的病症,有着良好的疗效。李东垣的这一方“普济消毒饮”堪称我们中国最早的一则医药公益广告。

千古名方——补中益气汤

瘟疫和灾荒过后,税务官李东垣也未能过上平静的生活。1210年蒙古兵开始侵扰金西北边境。1211年秋,成吉思汗挥师南征金国。李东垣和老百姓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逃到汴梁的李东垣正式开始了行医的生涯。

汴梁是金国的首都,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等待李东垣和老百姓的将是空前的劫难。公元1232年,蒙古大军直取汴梁,开始了结束大金国的战争。汴梁城变成了一座饥饿之城,百姓饿死无数,疾病开始流行。李东垣亲眼看着每天有上万人死亡,十二个城门每天都要送出一两千具尸体,整整送了三个月,这期间死了大约一百万人。

艰苦摸索后,李东垣认为只读古方是不够的,必须面对新的社会现实,分析病人的特点来研究方药。他发现百姓生处战乱之世,寒冷与精神刺激,尤感疾病丛生,以治伤寒之法治之往往乏效。 在其历久之医疗实践中,体察此等诸因最易耗人元气,伤人脾胃。李东垣于是将百姓大量死亡的病因归为内伤。他创立了几个方子,磨成粉给灾民吃了,所济活者,不可遍数。其中最著名的是千古名方——补中益气汤。今天都能看到这个药,叫补中益气丸。

在经历过战乱、灾荒、饥饿等种种灾难之后,李东垣从一个小官吏成长为中医史上一位著名的医生。而这段时间的治疗实践也为日后建立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

晚年归乡  传承医术

进入晚年的李东岩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又回到家乡故里,开始招收弟子,把自己一生积累的医术传承下去。

回到家乡的八年时间里,李东垣做了大量的事情。他治疗了大量的患者,从有时间记载的医案编年来看,《东垣试效方》中几乎全部的医案都出自这个时期。其次他开始著书立说,整理了自己的理论和经验,将已经写过的《内外伤辨惑论》重新整理,其它如《脾胃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等书也都出自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招收弟子传授医术。

经朋友推荐,李东垣幸得弟子——罗天益。罗天益出身穷苦人家、人品贵重、一心学医且天赋极高。罗天益顺利通过了老师的考核,成为其弟子。在李东垣的资助下,罗天益认真刻苦地跟随老师学习了八年,直到李东垣去世,尽得其传。

时光荏苒

长年的奔波、饥饿与劳累过早地消耗了他的体力。写书、授徒、诊病这三样繁重的劳动最终使得这位老人的精力日乏。公元1251年2月25日,李东垣向弟子交代完所整理的资料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这个昔日的富家少年,人们一直因他的财富而认为他的生活是潇洒的,而实际上在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生活在瘟疫、灾荒、战乱、饥饿、居无定所的过程中,他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动乱年代,他经历了人世间最为黑暗的一幕,但是,他却凭着自己的信念,领会了医道的真谛,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又为我们奉献了璀璨的中医财富。他的思想的光辉,穿透时光的阻隔,一直照射到今天。


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
Copyright 2019 华体网页版,华体(中国)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