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文化产业 营造创意城市 ——文化创意成产业,产业创新出文化
苏 彤
尊敬的各位领导、个位嘉宾,非常容幸的受咱们论坛的主办者委托,在跟各位嘉宾、各位领导一起沟通,关于如何打造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抓住历史性的机遇,实现我们三年大变样的一个目标。我今年带来一个题目,叫《振兴文化产业,营造创意城市》,我的副标题是《文化创意成产业,产业创新出文化》。为了更清晰的把我今天演讲的主旨跟大家做一个交代,我做了一个目录。
第一、建立一个认识,后金融微机时代创建财富的新范畴。
第二、明确一个趋势,展望全球创业城市的大割据。
第三、记住一个结构,文化资源如何开发成产业。
第四、回顾一个案例,奥运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不足。
第五、掌握一个方法,成为创意城市的六个步骤。
第六、提出一个建议,创意河北核心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建立一个认识。后金融微机时代创造财富,2008年联合国组织发表了创意经济报告,这个报告指出,创意产业在后金融微机时代取得了重要的经济地位,给全球经济微机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我认为是建立文化自主产业理论创新的机遇。我们这次参会的社科院研究会主任张晓明先生,在不久前的演讲中对这个报告进行了阐述,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他说:把创意产业看成一个范示,创意产业不仅是一个可以推动增长、经济结构转型的产业部门,已经不单纯具有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持和发展文化重要性,推动社会进步,创意经济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
作为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先生,从2006年开始,长期的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结成了合伙关系,共同探讨,如何在机遇·挑战·发展大背景下找到中国之路。我们相信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里,我介绍一下,当前主流经济学在后金融时代面临的一个转向,一个是信息,一个是空间,合起来是信息、空间。英国著名的专家,马克斯克拉说,他有一个很重要的著作叫做《信息空间》,认识制度组织和文化的一个框架。《互联网周刊》主编江西平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他提出,这本书是中国人新的模式,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当年新的财富地图的财富密码。他是这样评价的,21世纪的财富版图正在重新划分,先要确立正确的信息空间概念,只有找到信息空间的感觉,才能由表及里,找到制度重组和财富重组的依据。为此,我们2002年也成立了信息研究院,专项创意产业对信息的研究,因为在以往的经济学中,文化是没有纳入到这样一个理论体系里,建立了一个信息空间的经济学转向,文化就可以被经济语言处理,如果理论上不能够打通,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经济的发展很有可能是缺乏指导。他也提出,日本、美国、韩国、欧洲这些文化能不能直接引入到中国?我认为肯定不能。中国只能走出自己的原创之路,我们提出三大财富体系,我们认为当前人类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个经历的特点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也是在财富1.0的时代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令世界瞩目,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贡献。第二是财富2.0,我们称之为工业商业经济,这种财富的特点是点石成金,在西方有很强的炼金术,牛顿我们说他是最后的炼金术士。第三是财富3.0,霍金斯指出,如何用创意去挣钱,但是翻译出来翻译成了点石成金,在这本书里,很值得注意的是,霍近斯提出了一个观点,知识产权就是通货。今天的艺术家完全可以让他的草图值很多钱,这是一个策划案,对于经济是难以估量的。这就强调原创性,强调了知识创新,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情况。
第二、明确一个趋势,展望全球城市的大格局,为什么把创意城市和文化产业联系起来?在我们过去的整体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城市速度发展很快,但是城市的文脉被破坏,它的根基被破坏的话,这个城市其实在财富3.0时代是缺乏竞争力的,也就是说,我们又快又好的在一个错误的方向奔跑着,我们看似赶上了一轮经济发展,但是在下一轮的过程中游戏规则变了,因为我们已经把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丢失了、抛弃了。
2004年联合国组织发起了创意联盟,今年又有三个城市加入了创意之都的称号,创意联盟可以说是一个信号,它预示着,文化正在成为塑造一个城市性格的这样一个基本的要素,值得我们注意。深圳在去年年底也被授予了设计之都的称号。河北,我们有没有可能以自己的某一种特点,在我们的某一个城市能够在全世界的版图中占据一块位置?它的分类,比如:文学、手工艺与民间艺术、饮食、设计、媒体艺术等。现在成都正在申请美食之都,一个城市寻找自己独特的个性,可以在世界上得到认可,从而加入到这种全球经济的大趋势中,谁先完成从工商型城市向创意型城市的重组,谁将掌握21世纪城市发展的先机,农贸化城市、工商化城市、创贸化城市(创意的产品、作品、商品在你这里流动),创意有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就是人,只要你能够以人为本,你就有可能形成创意贸易的集聚,不管你这个城市在上一轮,工商贸易城市处在什么地位,今天你都有可能一步到位,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我们邀请霍金斯到重庆,这也是一个信号,在这里我们发表了宣言,提出让美成为塑造城市的基本标准,这次也提出了一个词,叫审美需求,我们要满足,所以美将会成为经济标准,毕竟我们生活中有更多的美和好事情,实际上,创意城市就是以文化个性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吸附力强的机遇·挑战·发展的城市,这样的人都会愿意到你那里渡过一段时间,你的消费需求都有可能因此而带动。
第三、记住一个结构。我想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文化产业我们口号喊的很响,也不是今天才喊起来的,现在更多的一种内需是如何将文化转化开发成真正的产业,所谓产业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这么一个概念,它是一个系统概念,实际上有非常深的内涵,至少它有一点,就是它要产生新的价值,它要能够产生新的供给与需求,这才叫产业。文化资源如果开发成产业,经过五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幸得尝试,我们有一个心得。
2004年5月22号在第七届北京科博会期间,我们提出了一个创意中国的展览,提出了这个口号,文化部发展市场中心的副主任在2004年撰写了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实施创意世纪计划,推动创意中国行动》,发表在我们创办的一本杂志上,我建议大家可以购买这本书。在五年前的展览中,当时我们提出了叫新产业划分的概念,把文化产业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和信息产业,与原有的三个产业,服务业、制并称为新的产业。在这里我们斗胆提供一个图形,这个图形也集合了霍金斯他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他强调了知识产权的作用,他将专利权、商标权、设计权、著作权都划分开了,其实我们并没有建立一个知识产权的统一的框架,这个跟国际对接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你的创意只有成为产权,成为资产存在,你才能够进入到产业运营当中。我们认为与文化业、服务业、制造业和新工业形成这样一个圈图,面向文化业的创意产业就可以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面向信息业的创意产业可以称为信息业产业,面向服务业的产业可以称为服务产业。比如说:金融,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你不能说金融不需要创新,这是金融服务业,无论是基于体力劳动的服务业,还是基于高智力的服务业,它都有一个跟创意产业的相关点。工业的也一样,不是说近几年的事儿,是100多年就开始了。比如说,工业设计。今天,新兴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要有更多的元素,它属于哪,归哪管,创意农业又归哪个口?我们不管归哪个口,我们建立一个大口,这样可以免去很多争论,特别是会把文化业和创意产业分开,在这里我们提出文化产业是龙头,信息业的发展有赖于文化业,而信息业又可以带动服务业,服务业又可以推动走信息道路,这样一个大的循环,基本上能够作为一个自我解释的东西供大家参考,只是参考不够定论,这个是我们的一个表述。
在这里,我们还有一点,一个小小的提议,其实,我们过去,特别是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概念中,中文比较复杂,有的时候一字之差差别很大。其实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也很难分开,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产业的基础,我们更愿意用文化业这样一个概念来建立一种认知,用一个业字来含该,这样至少可以作为一个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我们可以推动这么一个格局,叫八行共生。食、衣、住、行、娱、乐、康、游,今天,人们的需求有这样了新的各种时尚教育娱乐、各健康、旅游,这涵盖了是我们可以让文化成为创意产业的管道。娱乐、健康、教育、交通、饮食、服饰和旅游有没有关系,行业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样,其实它并不是很清楚,在现实中、在市场中,不管你怎么管理,它的趋势是自我生长,创意产业就要通过这样的一个行业共生系统,让它和人们的基本需求建立联系,因而用创意的方式创立新的需求,同时你还可以创造新共点,也会推动一个新需求,这是中国的互补思维。我们用中国的思维特征去建立一个新框架,我相信探讨还是有意的,这里有必要我们重复一下。孙中山在第二条固对全国人民食、衣、住、行里这么写着,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固对全国人民食、衣、住、行四大需求,……人们协力共谋农业发展,共谋之道发展,建筑大计划之各市以乐民居,以利民行,是要安居乐业,是要乐于住在那里,让你的居住空间是不是能够满足人们多样需求,不仅仅能够遮风挡雨,今天我们有机会更好的实现。我们现在提出的民生的四大新的需求,教育、文化、健康、旅游,我们刚才讲中国传统思想的八行共生,我们跟国际交流,他们很认同,你用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作为一个中国的经济发展。
下一个是研究一个案例。奥运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得失,我们这里提供的案例是我们经过十年的时间,亲身经历和参与。作为我们整个的团队是1999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起点其实和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燕赵文化产业发展很像。当时北京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现在面临一个申奥挑战,你让世界如何认知你,这个要说清楚,要避免1993年的误区,那个时候中国人很热闹,喊了很多爱国口号,给我一个机会,我给你什么什么,但是老外听不懂,特别是100多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没有一个完整的形象战略设计,去匆忙的传递信息,往往得不偿失。当时为了掌握一个方法,我们提出了一个整体形象战略,两天的时间,1999年的12月18—19日,诞生了北京申奥的标志和核心的口号。为什么今天要在这里提一段这个故事呢?因为中国最早感知到英国创意产业信息,有望可查的是这个北京,我们的专家提出英国正在发展变化,提出了《年轻的英国》这样一种概念,北京作为老北京,也需要提出新北京。所以,新北京的创业口号和新北京、新中国也是有关系的。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在座的个位可以来把握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搞文化产业开局,像我们现在经过几十年的经验,开局就要从整体形象着手,先把自己是谁说清楚。1999年12月18号下午,首先形成了一个北京方针,有七个关键词,把北京的汉语拼音拆成七个关键词,可以更好的绿色、创新的快乐、国际化的、新的、运动的,这些信息都产生了。19号提出七个方案,新北京、新奥运,第二个叫人类发展,第三个实现梦想的地方,第四个让我们规划圆满,第五个共聚北京请奥运,第六个是从希腊到长城,第七个叫让我们动起来。这就叫基因设计。今天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经验,你有了这样一个核心价值提炼之后,紧接着一个问题就又来了,你不可能把这么丰富的信息,短时间,三秒钟向世界传递。首先建立一个完整的识别体系,用最简单的符号表达你的城市,表达你的地区,表达你的文化产业项目,这样,你在后面所有的创作、设计你就有一个灵魂,有依据,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经验,叫开局,这也是我们前奥运的一个实践。
第二,在奥运运作中,发展文化产业也好、创意城市也好,内涵和我们今天的内涵差不多,核心是要创造一个品牌活动、品牌实践,有影响力,而且是有世界影响力的。今天可以有这种机会,我们在奥运周期中创造了一个文化产业事件,通过这个事件来带动我们中国地方的特色产业。这个案例就是湖南醴陵。湖南醴陵是一个县级市,他有一种产品是瓷瓶,在2000年前后已经被市里确予为夕阳产业,不予发展,提倡发展高科技。我们去了之后发现了这里的一些东西很有文化产业的积蕴,我们说:创业产业可以提供机会,我们就从它诸多文化资源中找一样最有用的东西,1915年湖南醴陵的瓷瓶和茅台酒共同获得巴拿马金奖。一项传统工艺的瓷瓶,怎么创意成产业?首先要有一个创意思维,你先敢想,想什么?就是把这个瓶子作为一个中国象征,然后在雅典奥运会由我们中国代表东方的一位影响力人物向西方的影响力人物做一个策划,赠送瓷瓶,先这么去创,创了以后,向萨马兰其,还有希腊的的奥委会主席等赠送瓷瓶,他们分别在这个瓷瓶上题写了各种字样,通过运作,带动、盘活了湖南醴陵,从而树立了信心,这是一个例子。
还有一个事件也是在奥运期间,这就是世界第一届智力运动会,其实是整个奥运北京的收口,我们这个团队作为整个策划团队,你如何面向他们做?我们就是按照文化产业思路去做。后奥运怎么办?前面我讲了前奥运,奥运后怎么办?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我们最新的情况,不久前成立了奥运园区招创中心,现在因为奥运推升了,和其他的相比产业内涵还不够,所以你必须要吸引人才,吸引创意,在这里我们就建立了创意,在原来的奥林匹克中心这个地方,改进了一个临时性的基地,实际就是一个招创引智的中心,统一它来制造产业的同等东西,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吸引更多的目光,我们用这样的模型来表达观点,叫有限的体积,无限的空间,每个点都可以挖下去,趋向于无限。
第五、掌握一种方法,这块我就简单的过一下就行,叫成为创意城市的六个步骤。一是价值评估。要从整个的精神资源、关系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能量资源增加诸多资源进行一个考虑,要放开视野,形成一个大的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资源观,用创意经济的视角,以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视角重新进行分类和评估,这是第一步,这是资源。
二是基础工程。从形象入手,形成品牌产权,落实为一个具体的空间项目开发。这样,你就有了一个结构,整体形象包括创意策划、创作设计、建立标准、实施和保障相应的体系;品牌资产包括无形资产、象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形象管理、公共关系、运营管理要综合考虑。
三是核心项目。一定要抓一个核心项目,要集中火力,由一个点带动其他点,你把一件事做明白了,你把所有事走做明白了,把你最有亮点的项目做出来。
四是以招创引智招商引资。这里我们提出,咱们河北有光荣的、伟大的招创引智的传统,就是招创引智的创造,今天要面向全世界,河北应该有这个光荣传统,具体故事我相信大家比我了解的清楚,把这个故事喊响,表明河北在抓住创意文化产业的基地,有一个象征,传递这个信息,有点巧劲儿,但是不排除把千金买马的故事,树立成我们河北的新形象。
五是零级开发。在一级开发之前要先进文化开发、创意开发,一后面零越多,钱就越多,具体怎么体现?零级开发,先在空、无的状态中,把文化用创意讲明白。
六是城市创意港,迎接轨道中国的驻游时代。昨天我来保定之前,刚刚和通州的旅游局局长,又兼任投资发展局局长,跟他探讨大运河的创意发展的事儿,我跟他说:你这个旅游局先改个名,以后叫驻游局,现在路修的太通了,车来了也不停,买路钱都没人交,现在你要让他们踏踏实实的住下来,要选择合适地段开发,文化产业基地,要有土地的政策性问题,我们提出一个城市创意港的概念,总之,创意港的建设是城市的软硬件的建设,现在国际商又流行新词了,人不叫软实力了,叫巧实力。我们中国人在灵巧方面,在想好办法方面是有自己传统的,我们就可以通过城市建设这样一个集聚资源的创意来发展我们文化产业。目前在全世界创意产业的格局中,文化产业基地、文化园区还是很多的,还是有一些可以查的,可以去研究的对象,像澳大利亚也好,荷兰也好,我们可以吸收他们的精华,为我们所用。
目前在奥林匹克创新区,我们也正在改造,包括把原来的运动员村,其中的空间我们改造成创意酒店,今后我们再去北京,我们就可以住奥运村,但是它是创意酒店。昨天在通州说了,我给他们提议说你可以做无星酒店,无法用星来评价,住进去以后更高段,更高级,花钱更多。
最后,我们给大家看的就是创意河北价值九问,我们提出这么一个框架。九个问题,我们要想入手把文化创意成产业,让产业创新出文化,我们九问。
第一、从哪来?到哪去?我的发展目标,我的战略远景,前面是寻针,后面是找方向,同时我要知道目前的地位在哪里,这是一组问题,昨天、明天和今天;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断在问。
第二、我为谁?我是谁?我和谁?核心的问题是我是谁?
第三、有什么?缺什么?你的优势、劣势。河北是谁?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邀请我做这个演讲,我送大家一个对联:上联:一省造就元明清,农耕草原海岱文化融合; 下联:三地合称京津冀,首都直辖省城经济变样。 横批:这是河北 。
下联中三地合称京津冀,我们找到一种文化产业整合的方式。我相信河北的冀字代表的是一种希望,可以这么说,和在座的各位我们一起展望河北产业文化远景,共同展望我们的明天。
(本文作者为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文化创新专家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