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




京津文旅
北京
所在位置:  华体网页版,华体(中国) >>  北京
王离湘:唱响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文化和音
华体网页版,华体(中国):2015/11/26

树立新理念 调准新基调


唱响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文化和音


——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的体会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 王离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为未来5年我国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主要精神,简言之,就是:新理念与新思想、新目标与新任务、新基调与新使命。

一、新理念与新思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改革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集中体现,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一)所谓“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讲,“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引领未来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全面性。五大发展理念是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的发展观。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这一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难题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

——整体性。五大发展理念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从理念内容看,五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基本逻辑看,五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顺理成章。从发展理论看,既对传统发展进行革新升级,又对现代发展内涵进行全面提升。从实践过程看,五大发展理念必须统一贯彻、统一落实,一体推进、一起发力。

——根本性。五大发展理念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发展观。是有质量的发展,有遵循的发展,有根植的发展,有空间的发展,有温度的发展。

——规律性。五大发展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中华文化哲学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以天为则,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五大发展理念既符合中华文化哲学的普遍性规律,也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所谓“新思想”。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谋划未来。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着眼未来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两点论”、重点论、系统论的成功运用。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和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三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在新时期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总结、不断丰富、不断升华的过程。五大发展理念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发展理论探索上的一次重要升华。

二、新目标与新任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紧密结合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形成和提出,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

——逻辑起点。就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

——思想脉络。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体系。概括起来,就是“12345”,“1”就是一个“中国梦”。“2”就是“两个一百年”目标。“3”就是“三严三实”。“4”就是“四个全面”。“5”就是“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这一战略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目标体系。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体系。“中国梦”承载着几代中国人实现幸福生活的梦想。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统一于“中国梦”的伟大愿景,环环相扣、相互辉映,逻辑顺畅、体系严密。

——经济基础。就是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从量化数据来看,2014年我国GDP为636463亿元,按汇率折算,越过了10万亿美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位。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奋斗目标。经济强省,核心是“强”。要创造财富,体现价值,形成核心凝聚力、核心竞争力、核心影响力,解决好“大而不强”的问题;美丽河北,核心是“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提出一个主张,叫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也讲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这些论断,都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强调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解决灵魂诉求问题。

“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高于”“两个翻番”“一个全面建成”。

——“三个高于”。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发展迈入中高端,质量效益提升幅度高于周边地区;三是环境治理大见效,空气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以往,几个主要城市力争退出全国空气质量后10位。“三个高于”的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的辩证统一,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两个翻番”。一是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二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长速度与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往往不尽一致。“十三五”时期,要努力推进总值与人均增长的“两个同步”。

——“一个全面建成”。就是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是河北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是各种优势和潜力最能得到有效释放的时期,是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又好又快发展最为宝贵和有利的时期。只要抓住机遇,奋发作为,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坚持,六个加快”。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一个标志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时代正在到来,要更加注重“创造性转化”,更加注重“创新性发展”,围绕社会与经济“两个效益”,发挥市场和创新“两个作用”,优化配置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两个要素”,不断推进和深化文化工作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我省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转型发展的“重头戏”,实现提质增效、异军突起的发展目标。

——坚持协调发展,加快构筑平衡发展格局。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建设全局的高度,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是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加强自然生态建设,实现环境绿色化、生态绿色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文化生态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形成改革新局面开放新体制。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更加主动地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开放大格局,推动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提高开放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加快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共享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提高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让群众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三、新基调与新使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定下了基调。

(一)所谓“新基调”。具体来说,就是三句话、十二个字。

——协同发展。“协同”一词源自《汉书》,就是协调、共同的意思,协同发展就是互惠互利的共同发展。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省最宝贵、最应该珍惜的机遇,是全省上下第一号的任务。文化部雒树刚部长对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打造重点项目,注重统筹,注重协同,注重融合”。要以此为遵循,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向纵深迈进。

——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在思想上转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对照赵克志书记提出的“八破八立”的新要求,换思路、改作风、接地气。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转型、文化生产与供给模式转型、文化管理与服务方式转型。

——又好又快。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四对基本矛盾的辩证统一:一是速度与效益,二是数量与质量,三是形式与内容,四是动机与效果。从当前河北文化建设实际来看,发展不快和发展不好的问题同时存在。要在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注重重追求速度与效益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相统一、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二)所谓“新使命”。党的十八大强调,文化要发挥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文化工作实际,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思路举措,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文化和音。

——要深化“三个认识”。思想上做到“三个充分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文化既是全面建成小康河北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成小康河北的精神动力。全面小康既要有殷实的物质生活,又要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我省目前文化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全面小康还有不小差距。要围绕实现全面小康规划制定文化发展的新目标、新举措,特别是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机制,切实增多群众文化福祉。

二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是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既是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的先导产业,也是推进新兴产业崛起和发展的新亮点。要充分发挥河北资源和区位的“两大优势”,用好改革开放、创新驱动两大动力,推动全省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赶超发展。

三要充分认识文化既是城乡风貌的魅力元素,与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又是构成美丽河北的人文支撑。改善城乡面貌、建设美丽河北,离不开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要在文化建设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文化建设融入生态文明,提高生态环境的文化品位,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增强“五个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文化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文化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不断增强“五个意识”。

一是增强忠诚意识。忠诚是修身之本。要始终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强化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信心。

二是增强干净意识。干净是为政之基。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纪律和规矩明起来、立起来、严起来,决不能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三是增强担当意识。担当是为官之道。要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真干、实干、苦干、巧干。

四是增强实干意识。实干是成事之要。要始终做到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切实找准在服务、保障和促进全省改革发展大局中的问题,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五是增强务本意识。务本是发展之魂。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抓好“七个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心谋划好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要坚持“111113”的基本思路,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实的举措,科学论证、精心谋划。即:高举一面旗帜,就是要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弘扬一个精神,就是要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一个支柱,就是要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传播一个声音,就是要传播中国价值、展示河北形象;抓住一个关键,就是要抓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个关键;健全“三个体系”,就是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二是深入持久开展好文化生态建设主题实践活动。重点在十个“两手抓”上下功夫:一是一手抓社会效益,一手抓经济效益;二是一手抓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手抓非公共文化服务的引导培育;三是一手抓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一手抓民营文艺院团培育;四是一手抓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一手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五是一手抓活跃国内市场,一手抓开拓国际市场;六是一手抓文化系统,一手抓社会力量办文化;七是一手抓“有形的手”的运用,一手抓“无形的手”的运用;八是一手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手抓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文化;九是一手抓精品艺术生产,一手抓群众文化活动;十是一手抓文化市场培育,一手抓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大力提升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水平。要在六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以规划保障协同发展。二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引领协同发展。三是强化产业支撑,以重大项目撬动协同发展。四是发挥融合效应,以文化旅游带动协同发展。五是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以统一市场拉动协同发展,实现京津冀三地合作共赢。六是盘活人才资源,以借智京津推进协同发展。

四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认识、适应两个新常态,即:经济新常态、文化新常态;引领、融入两种新趋势,即:“互联网+”“文化+”发展新趋势;坚持基本方向,即:“文化铸魂、传播精神”,“产业立品、体现价值”;努力把握“五双”的工作方法,即:传承与传播、创新与创造、发现与发展、提炼与提升、转变与转化,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打造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六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文艺创作。把“中国梦”主题创作作为精品生产的重要主题,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遵循艺术生产规律、艺术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准确把握艺术主体(人民性)、客体(社会性)、本体(专业性)、个体(创新性)的内在规律,努力推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的精品力作。

七是着力构建文化开放新格局。要统筹河北文化资源,打造创新型文化交流信息平台,构建多渠道、宽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格局,推动河北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河北文化凝聚力、影响力。

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
Copyright 2019 华体网页版,华体(中国)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24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