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地处塞外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古镇凤山石桥村,在修村村通水泥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通落款“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桂月”的大石碑!在赶到现场的文物专家指挥下,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小心挖掘,石碑露出了真容,“重见天日”。
丰宁凤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当地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非常强。日前,凤山镇石桥村村民修路挖掘路基,挖出了疑似带有碑文的石碑,及时上报文物部门。
据丰宁博物馆馆长杨柏成介绍,接到群众的电话后,文保所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及专家赶到现场,科学指导挖掘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出土。
在十几个小时的小心挖掘后,古石碑终于重见天日。但由于石质问题,石碑出现了碎石和断裂,但经工作人员清洗、整理,古碑碑文最终露出真容。经勘测,古碑呈长方形,长175厘米、宽85厘米,碑身刻有碑文约550字,落款处刻有“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桂月”。“道光十九年桂月”即1839年的农历八月,距今已有176年。专家与史志办工作人员经过研究并查阅相关资料,从古碑碑文所涉内容和人物朱予德来判定,这通古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据丰宁史志办退休干部鲍延椿介绍,史料记载丰宁县城或凤山有朱予德这样一个人,这个人做了许多善事。“重视教育,修文昌宫,修义学,最后修凤山书院,都是他(指朱予德)出钱。尤其是修凤山书院,说明丰宁当年有了官学,有了正式学校。从清嘉庆年间,在凤山,他办了第一所的正式学校。这等于开发了丰宁文化荒野,这就是其历史价值。”这通为朱予德歌功颂德的石碑,由当时举人、候选知县谢绍兰撰文,当时的知县英宝撰写,镶嵌于由朱予德捐资修建的文昌庙内,以供后人敬仰和学习其善举精神。
据介绍,百年古碑重见天日,为丰宁凤山古镇历史久远和旧时的社会繁荣又添新证。据了解,古碑在上个世纪50年代被移作他用,后填埋于阴沟中,直至今年被发现并出土。目前,古碑暂由凤山关帝庙管理处收存保管。